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of "Tutorial: Luna 9/zh-cn"
(→Braking maneuver) |
|||
Line 78: | Line 78: | ||
[[File:Luna-final.jpg|left|200px|着陆]] | [[File:Luna-final.jpg|left|200px|着陆]] | ||
− | == | + | == 下一步? == |
− | + | 现在你已经与Mün的土壤零距离接触了,下一阶段显而易见:[[Tutorial: Apollo 11|把Kerbal小绿人送上Mün并返回]]。 | |
[[Category:Tutorials]] | [[Category:Tutorials]] | ||
[[Category:Historical Spaceflights]] | [[Category:Historical Spaceflights]] |
Revision as of 06:30, 4 July 2013
“ | 我们决定在此十年内登上月球并进行探索,我们以此为目标不是因为它简单,恰恰因为它无比困难。 — John F. Kennedy |
” |
人们在苏联太空计划中常常会忽视“月球”号(Lunik & Luna)系列无人探测器取得的成就。的确,该系列任务遭遇了很多次各种各样的失败,但取得成功的那几次飞行绝对是月球探测飞行的奠基式任务。美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完成载人登月的国家,但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飞行器是“月球”2号(Luna 2),第一幅月球背面的图片是由“月球”3号(Luna 3)拍摄的,第一次完成月面软着陆的飞行器是“月球”9号(Luna 9)。
苏联还成功完成了三次月球采样及返回任务(Luna 16, 20 and 24)。迄今为止,只有苏联人成功实现了利用无人飞船抵达其它天体,完成土壤采样并运载样本返回地球的壮举。然而,这一壮举却因为晚于Apollo 11,而完全被载人登月的光芒所淹没,并没有获得预期中的科学价值。
我们将在本任务中重现Luna 9号的飞行,第一次完成月球软着陆。
飞行器组成
实际的Luna 9号采用大型充气减震袋来降低着陆时的冲击力。不幸的是,KSP(截至0.18.4)没有此类组件,所以我们将利用火箭着陆来代替实际的方案。
探测器本身尽可能的简单。我们用Probodobodyne QBE作为控制单元。在所有指令类组件中,它可耐受的冲击力最大,因此假如我们的着陆没有成功,它有最大的可能去承受住Mün表面着陆带来的巨大冲击力。它的表面覆盖有OX-STAT Photovoltaic Panels,提供探测器所需要的能源。我们没有加入电池,这意味着探测器在Kerbin或Mün的阴影侧是无法工作的,请牢牢记住这一点。
和苏联太空任务类似,运载火箭是以R-7的设计为基础。“月球”探测器任务的运载火箭与运载Sputnik和加加林进入太空的火箭其实是类似的,只是把火箭再增加一个推进级而已。不过,我还是自作主张的增加了第一级和第三级燃料舱段的容量,考虑到火箭推进技术的各种改进和发展,增强了第三级火箭发动机。其实因为不改就没法完成任务
- 负载级
- 第四级
- 第三级
- 第二级
- 第一级
各任务段
起飞
利用前两级火箭飞行入轨,第三级火箭调整轨道至圆形,并减小与Mün轨道平面的夹角为零。
飞向Mün
游戏中的“Going to the Mün”教程为我们介绍了前往Mün的转移轨道:等待Mün位于近地点前方100°时,进行近地点加速飞行就可以飞向Mün。试着找到一个合适的轨道,既可以足够近,又不会撞上。你可以通过观察Mün轨道近点的高度来确定最近的距离。如果轨道近点标识消失,那么你就会撞向这颗卫星。
要记住我们的探测器在黑暗中无法工作,所以一定要在Kerbin朝向太阳的一面进行轨道机动。
加速机动完成之后,确认轨道指向Mün,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进行修正。修正的越早,消耗的燃料越低。同时,注意轨道垂直方向的差距。最好的时机是在轨道的上升/下降点进行修正。
Getting into Moon orbit
在进入Mün的引力范围后(你发现轨道在进入Mün引力范围内后会发生突然的变化),准备进行机动进入环绕轨道。效率最高的办法就是在Mün轨道的近点反向推进。尽量提前点燃发动机,我们的引擎推力不算很强大,或许会需要长时间的点火推进才能完成变轨。如果燃料剩余量不足,或许你应该在进入Mün引力范围后,立刻决定跳过环绕轨道,直接进入落向Mün的轨道。
Mün没有大气层,也没有多少高山,所以几千米的轨道高度就足以保证飞行安全,而且可以非常好的观察这颗卫星。或许你还可以看到一座闻名遐迩的Mün拱门。
制动飞行
在轨欣赏完Mün的美景之后,是时候着陆了。反向推进改变轨道至飞向Mün表面。注意,因为Mün没有大气层,你完全可以准确的控制着陆点。另外,不要忘了我们的探测器只能在阳光下工作:降落在Mün的亮面。另外最好能以大角度降落——这会大大降低制动飞行的难度。
在无大气层行星降落,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保持耐心,避免过早的制动。飞的越快,在引力场中飞行的时间就越短,而需要消除的速度增加量就越少。制动的越晚,燃料使用效率越高。为掌握具体的着陆时间,可以先在Mün表面附近设置相应的机动点。
在你就要抓狂的时候,进入火箭的分级视角,反向推进。注意观察飞行速度,保持合适的减速频率。推荐每100米降低1m/s的速度。
在快要接触地面时,关闭发动机(如果分离时没有关闭,它会继续工作,到处乱飞,可能会撞上探测器),释放探测器并利用单组元推进降落。
下一步?
现在你已经与Mün的土壤零距离接触了,下一阶段显而易见:把Kerbal小绿人送上Mün并返回。